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抖音联合发起,中国科协、四川省科协、巴中市科协,以及巴中市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等科协“四级联动”的2025年“流动科学课”活动在巴中市成功举办。活动主题为“流动课堂播火种•点燃少年科学梦”。本次活动覆盖了巴中市恩阳中学、恩阳区文治实验学校、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巴中中学、南江县正直中学、恩阳区柳林小学等6所学校。活动通过“流动科学课”“流动科学秀”和“流动科普展”等形式,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进革命老区,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索之旅,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流动科学课:传播科学精神,点燃科学梦想
活动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讲师团成员深入各所学校,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课程。刘宇教授以《空天科技在高端》为题进行专题报告,结合“空天报国”精神的讲述,激发同学们好奇心,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了解空天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周韬副教授及彩虹明天公益社成员耿嘉翼、孔一凡围绕《太空钢铁侠——重型火箭进化史》《中国梦,航天梦,探月梦》等主题进行讲授,报告内容各有侧重,现场气氛热烈非常。
流动科学秀:展现科学魅力,探究科学奥秘
同时,一场场由科学老师通过科学实验表演带来的“流动科学秀”,也牢牢抓住了同学们的眼球。锡箔纸空中“起舞”、激光点射黑色气球、马德堡半球实验、液氮速冻香蕉和气球等等,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艺术形式巧妙融合,让现场师生直观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引起师生们的连连惊叹。
流动科普展:参与互动体验,激发科学兴趣
活动期间,四川省科协民科中心、巴中市科协以及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等科协的科普大篷车也开进各所学校,同步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学校”活动,以“流动科普展”的形式令学校师生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与魅力。同学们在科普老师的细致讲解中,亲身参与体验一件件互动性强、新奇有趣的科普展品,拨弄着“无弦琴”,聆听美妙的音乐,参与垃圾分类游戏,转动手轮、观察伯努利星环,一起探究尖端放电的现象,默数一分钟到底有多久……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是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与科学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未来,“流动科学课”与科普大篷车将持续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不断推动当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民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