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至18日,由西部放疗协会、重庆市健康管理师协会、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联合主办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头颈肿瘤峰会·涪陵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暨涪陵肿瘤医疗质控会”在重庆市涪陵区圆满召开。本次会议以“协同、创新”为主题,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聚焦头颈肿瘤学科发展与医疗质量提升,为川渝医疗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汇聚了中国西部和川渝顶尖医学专家、基层医疗机构代表及一线医护人员百余人。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郎锦义教授,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王颖教授,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副秘书长秦远教授带领西放协会以及四川地区专家团队吴大可教授、王先良教授、孙荣昊教授、袁珂教授、黄璐教授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部副院长、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李超教授参加了会议。
四川地区德阳市人民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邛崃市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重庆地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长寿中医院、丰都县人民医院、忠县人民医院以及涪陵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联合的涪陵中医院、涪陵区人民医院及10余家基层卫生院的川渝两地医学专家共聚一堂,围绕头颈肿瘤精准放疗、多学科协作、基层诊疗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通过川渝人才互通、技术帮扶、质控同标,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党委书记王朝永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辞,对来自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的专家和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响应党中央打造川渝经济区,共建“健康圈”的号召,来涪陵共议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携手合作,提升川渝两地的防癌抗癌工作和医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王朝永教授
大会主席郞锦义教授在致辞中对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对西部和川渝地区,特别是基层医院放疗学科的发展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肯定,对涪陵医院党政领导对本次大会的召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郎锦义教授
郎锦义教授还应邀作了《空间分割放疗的展望和思考》学术报告。详细介绍这种新型放射治疗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在现代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前景,并分享了他的技术团队在这个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他的报告受到代表们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
四川省肿瘤医院李超副院长作了《头颈微创之路》学术报告,提出“早诊择治,晚诊能治”的观点,从外科的角度带我们认识肿瘤微创治疗,实现美容性肿瘤外科的治疗理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曾泉主任对新辅助免疫治疗与头颈外科临床实践进行介绍,对新辅助化疗的不足提出思考,分享相关研究结果。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香主任作《喉恶性肿瘤外科精准治疗》学术报告,从喉恶性肿瘤的治疗目标、治疗方案选择、病例分享等方面进行讲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了实现精确治疗的途径;疼痛科李飞教授作《中医中药技术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学术报告,以癌痛为核心展开介绍,分析了癌痛的原因,分享了中医特色疗法,强调癌痛治疗的重要性。
西放协会放射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先良副主任《头颈肿瘤放疗物理计划优化实践》,从放疗计划流程从准备工作,射野分布,到计划要求,再到器官限量,辅助器官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头颈部肿瘤放疗物理计划优化的模式、方法。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肿瘤科、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西放协会理事刘如燕副主任医师在《放疗在头颈肿瘤复发、转移中的实践》的学术报告中分享了放疗在头颈肿瘤复发、转移中的地位,以及头颈肿瘤放疗计划的全周期管理。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院长、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孙荣昊副主任、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黄璐主任等30余位西部专家、代表围绕专题学术报告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交流。
会议特别设置物理技术分会场,著名肿瘤放射物理学家、西放协会顾问团主席吴大可教授现场指导涪陵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工作,对其开展空间分割放疗技术给予肯定和认可,同时提出优化建议。
本次会议以头颈肿瘤学科为支点,聚焦学科前沿,共话肿瘤诊疗新未来;深化区域协同,共绘区域医疗协同新蓝图;面向基层实践,赋能肿瘤防治“最后一公里”;以会促建,擘画成渝医疗协作新篇章;是落实双城经济圈战略、共建成渝“健康圈”的生动实践。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的专家团队将继续以共建紧密型医疗集团为载体,持续推动学科共建、科研协同与大数据平台互联,让川渝群众共享优质医疗服务。(西部放疗协会供稿)